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武汉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状元 > 正文
来源:博客 作者:武汉中考网整理 2011-06-23 10:52:29
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结果是你依然有一个苹果,我也依然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相思想,我们互相交换,结果是你有了两个思想,我也有了两个思想。
我想,这大概说的就是交流的作用吧。校际交流是我进入二中以来感到特别好的一种教研方式。今年有幸完整地亲历其中,在学校里听课、评课,然后又备课到其他学校讲课再听别人对自己的评课,所有的这些环节让我有很大的启发和收获,相信每个参与者都会感同深受吧。
这种交流发生在榆社、昔阳、左权、和顺(以前还有寿阳)东山四县的兄弟学校之间,水平相当使交流更为充分有效。对每个参与讲课老师来讲,这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
首先是课的准备。大约一周的时间都是在精心地准备这一课,从课的切入,目标的设定,导语的编写,教学环节的考虑、板书的设计等等,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要考虑再三。因为是同题讲课,每个参与者都设法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与魅力。课成型之后,要在头脑中过若干次,心中不踏实的还要进行试讲,请诸多人进行评论,之后再进行二次备课和调整。然后再讲,这样反复再三,目的就是想要把自己最好的,最拿手的一面呈现出来。到进教室之前,这节课基本上做到了烂熟于心,这种深入研课的程度是平常上任何一节课都无法相比的。这一过程,对自己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提升过程。
在讲课的过程中,每个老师都会会许多的感慨:原来精心准备了这么多,还是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且课堂上也意外地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表现太精彩了!再听听别的老师同题异构的这一课,更是惊喜连连:原来这个地方可以这样落实,原来这课还有这样的设计思路,真是意外的收获。于是心里便充满了无限遗憾。其实,这在我们教学探索过程中不正这些遗憾促进着我们不断努力,以争取下次讲这一课时尽可能地完美。在遗憾中无憾地追求,也许正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吧。
在校际交流中的评课更是一个教研沙龙,大家就同课异构的这课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我们语文《柳叶儿》这一课,四个老师不约而同地用图片来导入课文,或者是柳的图,或者是柳的诗,这也许是大家共同觉得这是一种较好的导课方式吧。然而,在评课过程中,有人提出异议:导课也是课的一个环节,它不应仅仅让学生觉得有趣,也不仅仅是要引出课题,而也应该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一个途径,这一课的目标是什么?不是让大家认识柳树,而是要体会作者对柳叶儿的那种特殊的情感,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是不是会有新的导语或新的导入方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有了新思路。有的说要以这样设计导语:人们常对一些看似平凡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个笔记本、一个书包、一本书、一件衣服等等,因为这个平凡的东西往往因为它特殊的来历与意义让我们特别珍惜,作者宋学孟又是为了什么对普通的柳叶儿情有独钟呢?还有的说,可让学生先嚼嚼柳叶儿,让他说什么味儿,然后引出课文……总之,大家都觉得这样设计导语更紧扣了目标。
还有在上《柳叶儿》这课时,都是有品析语言这个环节,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抓住动词来赏析,有的是出在练习题让学生来填,还有的让学生自己找自己说,到底这个环节怎么处理更为合适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评论的过程中达成一致:应先让学生感知美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先说说它美在哪里,老师再引导说这是从哪个角度赏析的,最后师生可以一起小结出赏析语句的几个角度:用词的准确上、修辞上、富含哲理上、表达方式上、虚实结合上、描写角度上、联想与想象上、感情色彩上等等。这样学生就学到了一种赏析语言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论辩在评课中很常见,在这样的辩论中明确了我们一些做法,解决了多年的困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课环节中所请到的主评是专家型的老师,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画龙点晴的点评有一语点醒梦中的妙处,他们以自己的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久经沙场的实践水平,以及诸多的听课经验给我们这些讲课者极宝贵的指点迷津。例如在昔阳讲《凡尔赛宫》时候,王文丽老师和陈志如两们老师给我提出一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上出语文味?这是一篇说明文,几位老师都从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方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给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思路和方法。然而这一篇说明介绍法国建筑的文章有很浓的文化意味,而且语言值得回味地方很多,我们可不可以让说明文不要这么枯燥。王老师在肯定了我在语言和阅读思路方面的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充分参与,以及从实际出发对教材个性化的处理等优点之后,也客观地指出了我的这节课上存在几细节上的问题:例如课件上不注意字的颜色,使得学生们看不清,效果大打折扣。还有对学情的估计过低,以致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上费了一些时间。我听了顿感恍然。
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一节课被磨出来了,人也被历练出来许多胆识与智慧。这样之后,也更增了几分从容与自信。
校标交流还有机会了解兄弟学校的思路与发展。这次我就看到了“学案式”“三三制”等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体现。而我自己的极富语文味的含英咀华式的教学风格也为兄弟学校的同仁肯定。我非常喜欢这种交流式的教研,如果以后再有机会,我还会欣然参加,希望在这种活动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与完美。
2008-2018年武汉中考中考真题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