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武汉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物理复习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6-12-01 14:16:10
8、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一“看”,测量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33物体放置,若用零刻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9、一些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少算多法)(2)平移法(3)测少算多法(4)化曲为直法(5)滚轮法等。
10、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叫做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误差可以减少但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11、时间单位换算:
1分钟(min)=60秒(s),1秒(s)=1/60分钟(min)
1小时(h)=3600秒(s),1秒(s)=1/3600小时(h)
12、测量时间工具:秒表、钟表,另外还有日晷、沙漏、原子钟等。
13、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做速度的单位,二者的关系是1米/秒(m/s)=3.6千米/时(Km/h)。
1千米/时(Km/h)=1/3.6米/秒(m/s)
14、1米/秒(m/s)=100厘米(cm)/秒(s)
100厘米(cm)/秒(s)=1/100米/秒(m/s)
15、在交通工具中用速度表能直接测得速度;我们用刻度尺和秒表(钟表)间接测量速度。
16、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值,不随路程、时间变化,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判断其是否在任何时间、路程、任何时刻、位置的速度是否是恒定不变的。
16、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路程(s)或时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平均速度。计算式为:v=s/t。
1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1)、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结论:在运动时间相同时,路程越远物体运动越快。
(2)、在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结论:在运动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
(3)、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越大则运动越快。
2008-2018年武汉中考中考真题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