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武汉中考政策指南   2017中考大事记   武汉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武汉站 > 家长头条 > 正文

好的家庭、父母好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8-01 11:12:00

说两句

  •   很多时候,父母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引路人”,但结果并非如此。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关键阶段后,才发现自己是十足的“迷路者”。不确定前方在哪里,要到哪里去,如何到达……无奈只能盲从他人,甚至把培育孩子的责任拱手相让于他人。

      父母如何与孩子比肩?

      学习,陪伴,与孩子成为朋友,是现代父母的责任,但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父母不比孩子更具有优势,和孩子相比,父母更需要学习,只有父母成长,孩子才会成长。成人在某些生理性反应与认知能力方面会弱于儿童,比如反应度、敏捷度、记忆力、对环境适应及调整能力等等;在一些价值性表现与认同方面,也会随年龄的递增而削减,比如在某些品质,诸如勇敢、真诚、信任、分享等维度的持有上。

      让人的认知水平逐步衰减的原因并非是社会化进程,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个体积累并综合了大量亲身或他人的经验,对这些能力与品质赋予了主观性理解与解释,这类解释带有极大的个体经验的局限性,从而使这些原本属于人的本能属性与品质被改变。

      以“勇敢”为例,当父母接收到各种涉及安全话题的广度信息时,在规避风险与化解危机两种选择上,对前者会有更敏感的关注。表面上看,父母随着身份与阅历的变化,对“勇敢”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表现性行为之上,而忽视了面对各种困难所具有的内在承受度、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以及在解决困难中表现出的沟通、合作、互助等诸多能力的整体认识。在这一意义上,“勇气”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表现,而是检验各类认知能力及价值取向的综合性程度的品质素养。

      作为父母,需要在孩子经历这些问题之前,有一个学习、领悟、理解的实践过程。父母要学习不依从感觉与经验,用严谨的逻辑与思维方法,在各类具体问题的解决中给孩子以榜样的示范,才能达到与孩子并肩的可能。

      好的家庭反映真正的朋友关系

      成长需要环境,和学校环境不同,只有家庭才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环境,两种环境不能互换与替代。尽管也有孩子在非家庭或非学校环境下也能长大成人,但当前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意识到,家庭、学校对孩子所具有的成长意义。

      影响孩子气质形成的各种类别表征,包括活跃水平、适应性、情绪质量、专注度、耐力等等,都直接与家庭环境相关。父母需要很清晰地了解并调整自己在家庭与在职场上不同的身份关系。

      在家庭中,陪伴关系是最重要的家庭关系,对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当然,对年迈的父母而言,子女们的陪伴同样不可替代。陪伴不仅仅是形式上同一空间上的共存,而是指伴有精神互通的依靠。陪伴本身是带有价值取向的,好的陪伴基础是彼此尊重,彼此体恤立场、寻找共同的话题,倾听了解需求,在共同的场景下构建共同的话语体系。

      好的家庭反映的是真正的朋友关系:愿意倾诉与倾听,有同理心,给予对方适度的独立空间,时刻体现亲情与爱。父母与孩子只有血缘意义的辈差,而不应存在当然意义的代沟。一个真正好的孩子,一定能反映良好的家庭关系——友好、信任、互助、阳光、共担责任。

      好的家庭环境建设,从学习承担责任开始

      人类已经进入了自我挑战、颠覆固有认知的时期,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不断面临着新发展模式的碰撞与冲击。当共享经济成为今天社会的一类增长模式时,作为当代年轻的父母,亟需思考二十年后人类社会的主要力量该有怎样的素养与核心价值。也许,在培养孩子责任感时,该适时反思并停止家庭中某种简单的契约式关系,当父母指导孩子承担家庭责任时,不应该只止步于物质奖励。

      作为家庭成员,父母应该营造信任、尊重、勇于承担责任的家庭环境,所有家庭成员都应学习如何主动肩负起对家庭的责任。试图把做家务与零花钱、某种奖励捆绑一起,无疑是在孩子建立一种非信任的、交易化的契约责任。父母应该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懂得,家庭关系建立在真正的信任、责任与爱的基础上,不是靠契约而维系,父母的任何投入付出,都是对家庭所承担的无限责任,而支撑无限责任的则是爱。

      因此,好的家庭环境的建设,要从学习承担家庭责任开始,既包括学习如何对家庭成员负责,也包括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周边更多人的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到来的共享经济形态,一定不是简单意义的资本集中,而是教会今天的孩子是从遵从契约开始,引申出的更多的东西,诸如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责任,一种能为他人着想的立场与态度,一种能够共同维护的责任。

      给父母的几条建议

      第一,在成长路上,需要学习别人的经验,但不能简单复制。

      当前很多年轻的父母更愿意跟随别人的步伐,照搬其他孩子的成长模式而不愿自己思考与设计。事实上,能简单照搬的仅仅是他人经验的外显形态,无法复制的是个体学习过程的内化与习得。孩子各不相同,在相同的学习与实践场景中,各自获得的感受性不一,机械、僵化的模式照搬,永远无法获得等量的认知、情绪以及上升为情感、态度的变化,而这些远远超越形式本身的东西。

      第二,与孩子共同培养阅读的习惯。

      对孩子而言,良好沟通与表达才是基础的社会化能力,而阅读又是基础之基础。没有思想内容,就没有深度的沟通,阅读会打开父母与孩子的视界,通过阅读,让父母与孩子一起走入更多的有价值的体验与灵魂互撞,建立自己与书中内容的关联,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读书能够让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表达才有思想力量。

      第三,与孩子始终保持同等高度的对话,与内容相比,逻辑的建立同样重要。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构建与孩子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环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父母要学会和孩子进行高思维层级的对话。高思维层级的对话有几个特征:词汇丰富、用词理性,观点不偏激,有相对严格的表达逻辑、例举真实,彼此理解对方的表达意思。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能够容易形成科学的、乐意探索的学习能力。

      第四,学会真正地关心孩子,尊重孩子。

      父母要走出两个误区:把关心等同于照顾,把尊重等同于放任。关心与尊重是指能在第一时间感知、洞察孩子的一切变化,并知道如何指导与如何给予必要的支持。父母需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充分解读当前孩子的成长状态,并能与孩子一起建立互相关心与尊重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与孩子需要互相信任、互为立场,孩子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五,要从支持孩子作为一个健康人的发展立场思考有效的教育投入。

      家庭不应把培育未来的职业人作为养育孩子的唯一目标,父母要与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培养面向未来生活的三类情感与态度:首先,是始终拥有好奇、热情与探究等情感或态度。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满怀对生活的极大热情,能够保持对自然、对社会生活不断探究的好奇心。父母需要很认真地对待孩子的诸多天真却有价值的问题,不让其稍纵即逝,又能合理渐进。父母要帮助孩子一起设计对所提问题的探索路径,帮助孩子把问题持续下去的兴趣与动力。

      其次,是建立良好的协商、合作、互助、求同存异、适度等情感与态度,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学习如何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何考虑他人的需求与安全。学会分享资源、形成与他人合作的环境。学习如何面对并接受不同的意见与立场,如何形成宽容的品格,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合理的诉求。

      再次,是创设能够持续学习、创新、解决问题等实践性情感与态度。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需要多创设与孩子一起活动的场景,设计一些依靠他人参与、互助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孩子习惯在有分工、有任务、有合作、有彼此互助的条件下,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而不是让孩子总是处于单独游戏的环境。

      作为父母,唯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弥补自身的欠缺,但学习绝不是随便照搬一些自己都判断不清对错的方法。学习是一种反思的过程,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把自己置身于未来发展的需求中,追问自己是否懂得孩子成长规律,追问哪些是自己与孩子成长的断裂点,追问哪些价值观需要不断纠正与完善。父母只有在与孩子的共同学习中,才能达到共同发展的可能。

     


    2008-2018年武汉中考中考真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学校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中考作文]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元月调考

    四月调考

    中考模拟

    中考真题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华师一附

    武昌实验

    第二中学

    武汉外国

    第三中学

    十一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