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武汉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讨论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武汉站 作者:海边的王建斌 2016-09-07 10:37:11
怎样有效地读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挖掘出最多的信息量,读出内涵,引发感悟,由此输出应用和思想,是有一定的阅读技巧的。一般来说,读书方法概括为“书读三遍,其义自现”,读书目的概括?为“提炼要义,为我所用。
在海边直播的大语文教学体系中,我们把有效的阅读流程作了归纳,简单的说,就是:“3+1+n=N→∞”阅读公式。
有效阅读的“3+1+n=N→∞”之“3”
即通常来说,对我们有用的一本书,要真正读懂它、用好它,将价值发挥到极大,要经过以下三次阅读。
1、泛读(面读):简言之,就是大概的、全面的过一遍。泛读的要点,在于“概览”,即了解书本或文章的概貌、整体情节,了解整个内容的难易度、跌宕起伏的节点,等等。泛读,可以是全篇读一篇,也可以是看目录,或者是看摘要、简介等等。
2、通读(线读):简言之,就是细细的、带着问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通读的要点,是找出书本或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跑通逻辑,厘清关系。厘清人物关系、事件的发展脉络、过程因果,等等。通读,可以通过画简单的因果图、关联图来实现。
3、精读(点读):简言之,就是找细节,将逻辑线补充完整。精读的要点,是在读细节、抠重点,找出表达手法,“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和意愿何在。点读,可以做笔记、书摘,查资料,对比阅读灯来实现。
有效阅读的“3+1+n=N→∞”之“1”
这个“1”即为阅读整理报告,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头脑的,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概况性的。三遍阅读完了,这时候相当于把书读厚了,要再变薄,就要将书本或者文章的主旨、逻辑关系、描写手法、思维思辨过程等,归纳整理,使之立体化,然后抽取框架,将书本内容形成“树状”的网络图,根干枝叶花脉络清晰、主次清晰、时间顺序清晰、事件清晰,表面含义及深层内涵清晰。这样,整本书或者文章就印在脑海里了,关键点和重要关系通过枝干来表述,细节相当于细枝、花叶。
有效阅读的“3+1+n=N→∞”之“n”
这个“n”即为拓展,可大可小,可在各个方方面面。重点在于宽度上关联阅读、长度上延伸阅读、深度上比较阅读,纠正或完善不足之处,举一反三,将之前阅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扩招外围、深度比较,形成更多的附加内容。比如背景知识、描写手法、同类别的比较,等。
有效阅读的“3+1+n=N→∞”之“N”
阅读的本意,是“理解、吸收,为我所用”。这个“N”,即为输出、应用。“=”的左边,是阅读“理解、吸收”的过程。一本书,读完了,如果它其中的知识、道理,不为所用,其实就是没必要来阅读的,之前的阅读也是被浪费的。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其中的资讯、知识、道理等,“为我所用”,那么这个“N”就是在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不断的应用。应用,可以是在知识体系范围内,比如说写作或表达、交流,也可以是行动上的应用,思想上的改变。
2008-2018年武汉中考中考真题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